第八次党代会
首页 新闻快报 公告发布 喜报献礼 聚焦基层 党员风采 新貌.抒怀 党建之窗


首页
党员风采
正文
首页 >> 党员风采 >> 正文

【党代表专访】郑成斌:我的个人发展得益于国家与川大的发展
时间: 2017-06-24 11:44     来源: 新闻中心何炜    责编: 廖芹

6月23日下午,四川大学第八次党代会第三代表团的讨论正热烈进行,一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郑成斌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他对党和学校充满了感激。他27岁博士毕业,29岁升任副教授,32岁就破格升为教授并被遴选为博导,是国家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记者:作为学校乃至行业最年轻的破格教授之一,你成长中感受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我是2007年留校川大,2012年破格升任为教授的。这些年来,我个人的发展,完全受益于学校的高速发展和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政策举措,特别是学校实施的“青年教师科研经费全覆盖”、“青年教师导师制全覆盖”、“青年教师博士学位和海外经历全覆盖”等“三个全覆盖”制度。得益于这些政策、举措,我的科研工作快速进入状态,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比如我的科研“第一桶金”是资助的,我的第一份基金申请书是在导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学校的大好政策、没有校院领导和导师的精心栽培、没有同事和学生的大力支持,我的个人发展和进步就无从谈起。借此机会我对大家表示感谢。所以,我感受最深的是,只有当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求同向而行的时候,自己的科研才更有意义,才更能体现个人的价值。

我从事环境分析化学新方法、新装置以及光谱分析仪器小型化等领域研究。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分任务等科研项目10项。获得过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英国皇家化学会RSC-JAAS Young Analytical Scientist、四川大学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四川大学十佳优秀教师等奖励。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在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86篇,其中IF>5的30篇。这些成果的获得,跟学校的发展、更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记者:对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郑: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做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目的是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增加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习总书记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因此我们学校提出全面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这一宏伟目标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这次党代会就旨在为我们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的美丽蓝图。我所在的化学学科已经进入了ESI 1%0,已达国际顶尖水平,目前我们川大有2个学科进入了该行列。作为川大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我理应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应更有责任和担当,为促进学校化学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尽一份力。当前,我们四川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全体党员和师生需要立足本职工作,努力为学校 “两个伟大”建设目标的实现尽百分力,发千分光。这次党代会是一次契机、是一次谋划、是一种激励,我们过去所取得成就,使我们有理由对国家和学校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抱有信心。

记者:你目前的重点工作和未来的目标什么是?

郑:我目前正承担多项科研项目,指导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但大学老师的第一要务是上好课。因此我一直坚持每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240个课时的课。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川大风格和川大烙印、具有崇高理想、广博知识的人才,为学校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是化学行业的,这是一个和我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特别是环境分析化学对社会有很大影响,所以我将继续扎根西部,立足于我们学校加强环境分析化学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对西部、对四川的社会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繁荣有所贡献,做一个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上一条:【党代表专访】舒大刚:以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 加强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下一条:【党代表专访】郑兆强:愿不忘初心 创造川大奇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