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党代会
首页 新闻快报 公告发布 喜报献礼 聚焦基层 党员风采 新貌.抒怀 党建之窗


首页
党员风采
正文
首页 >> 党员风采 >> 正文

吴传芳:始终对教学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时间: 2015-12-03 15:05     来源: 王梦 校报665期    责编: 秦慧敏

吴传芳: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具有从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科研工作的丰富经验。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SCI论文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并均获得授权。

吴传芳老师的亲和力是与生俱来的,在轻松的话语间,听她聊完教学经验以及与学生之间的趣事,就会明白为什么同学们觉得她可爱又可敬。

对教学的敬畏之心

谈起教学,吴传芳老师说到最多的是责任,是一种打心底的敬畏。从上第一节课起,就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从课件的更新,课堂知识的传递,还是与同学们之间的相处,都要求做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她说,我最初的出发点是这样的,希望学生毕业之后,当他们同学聚会时,聊起在川大的生活,聊起他们吴老师的时候,能说这个老师还行,从她的课上学到了一些知识,在川大挺好的。

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记得在刚开始教授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时候,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吴传芳老师把所有备课时查到的课堂延伸的内容全部写在了讲稿的背后,密密麻麻的几大页。谁知道这一举动被前排的几个同学看到了,一年之后一个同学在给她的邮件中提到了这个细节,说;“当时我们坐在前排的时候,就发现你的那个资料后面写了特别多的东西,我们寝室的人就在一块儿说,老师上课太认真了,老师都这么认真地上课,我们也应该认真地听讲。”看到邮件之后,吴传芳老师从心底上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个老师的授课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每年重复的课程总是被吴传芳老师上出了不同的乐趣,对她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思考角度,经常也会提一些自己关注的问题,这对老师的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也是对教学的补充。古人说教学相长,也大致是这么个意思吧。

由“教”到“学”

对于吴传芳老师来说,教学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她体验特别深刻。在最开始任教的时候,吴传芳老师以教为中心,想尽办法用简单的话语把知识点说透,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新的知识。但是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以及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吴老师渐渐觉得,如果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必须要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于是,“学”又成了她教学的中心,把重点放在拓展学生思维,训练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以吴传芳老师课程组教授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为例,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学生们不再是简单的按照老师安排的内容,按部就班的做实验,而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老师将课程相关的实验操作方法,可能用到的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事先拍摄成模块化的视频放于课程中心网站上,课堂上老师提出实验课程的总要求,学生们自己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观看视频操作,写出整个实验课程的总流程,课上同学们互当评委检查设计有什么漏洞,最后定下实验方案。然后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按照设计路线进行实验,老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程的组织者、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者。而且将实验成绩的评定由看重实验报告的撰写转变成重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学生想要好的成绩必须对课程有充分的认识,提前反复观看视频,充分了解每个实验方法的原理与用途,将各种方法有机串联起来,在课堂上正确操作后才能得到好的实验结果。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程中来,真正的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思考。

教学之外,吴传芳老师与学生间建立广泛的联系,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走下讲台,记住每个上课学生的名字,跟同学们围在一块儿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课后采用网络、电话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有时候又会充当一把心灵导师,倾听学生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此这般亦师亦友的关系,也增加了教学和学习的热情。

正是本着对教学的敬畏,才使吴传芳老师在教学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断探索求新,真正成为了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上一条:刘利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下一条:邹方东:我心中的“影响因子”

关闭